“调结构”,这个频频出现在各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词汇,如今再一次成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
据了解,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将分为“两级三类”。其中,“两级”是指国家和省两级,“三类”是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而煤、电、石油、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装备等将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早在今年4月份国家能源局举行的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就向媒体阐述了“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初步轮廓,即:第一,加快核电建设,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产业;第二,加强传统能源的产业,保证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努力发展煤电大型能源企业;第三,提高能源综合安全保障机制,统筹国内外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能源布局和平衡的协调衔接;第四,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健全资源开发的合理机制和生态修复的机制;第五,改善城乡居民的用电条件,加强广大农村地区的建设。
基于以上几点,结合近期参加的各类关于“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各类会议,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信息是,优化能源结构将成为“十二五”能源规划中的一条主线。
优化能源结构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发展高附加值能源产业;另一方面,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能源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具体说来,在电力行业,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电源,并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等节能技术,降低单位发电能耗以及污染物排放。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水电在清洁电源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但由于移民、生态等问题,能否在未来的“十二五”能源规划中仍旧列入“积极”发展的一类,还有待观察。
在煤炭行业,“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做好近两年大力推进的煤矿整合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并较终形成少数几大煤炭集团主导全国范围内煤炭资源开发的局面,这将成为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形式。
石油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加剧要求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核心竞争力,到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资源;二是目前国内石化行业已经由数量短缺变为质量短缺,低附加值石化产品过剩,高附加值石化产品缺乏,因此结构调整也属必然。
与“十一五”能源规划“加大生产、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的国家能源战略相比,我们不难发现,“十二五”能源规划的总体思路已经发生了转变,尽管依然强调节约优先和立足国内,但同时也强调优化结构和国际合作。
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受国际、国内两方面大环境的影响。在国际上,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能耗与排放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受到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国内,整个“十一五”期间,尽管国家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决心很大,但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的减少,依然任重道远。有关资源价格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厂网分开已经基本实现,但输配分离依然遥遥无期,而这些,都是优化能源结构上的根本之举。可以说,距离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鉴于此,理解“优化能源结构”这个“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题中大义,就不仅仅只从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的层面去思考,它所指的,还有进一步优化能源体制结构的深层意义。
|